休謨的主要哲學著作《人性論》(Treatise of HumanNa ture)是1734年到1737年間,他在法國居住的時候寫的。前兩卷出版于1739年,第三卷出版于1740年。當時他很年輕,還不到三十歲;他沒有名氣,而且他的各種結論又是幾乎一切學派都會不歡迎的那種結論。他期待著猛烈的攻擊,打算用堂堂的反駁來迎擊。殊不料誰也不注意這本書;如他自己說的,"它從印刷機死產下來。"他接著說:"但是,我因為天生就性情快活樂天,不久便從這個打擊下恢復過來。"他致力散文的寫作,在1741年出版了第一集散文。1744年,他企圖在愛丁堡大學得到一個教授職位未成;在這方面既然失敗,他先作了某個狂人的家庭教師,后來當上一位將軍的秘書。他有這些保證書壯了心氣,再度大膽投身于哲學。他略去《人性論》里的精華部分以及他的結論的大多數根據,簡縮了這本書,結果便是《人類理智研究》(Inquiryin to Human Under stunding)一書,該書長時期內比《人性論》著名得多。把康德從"獨斷的睡夢"中喚醒過來的就是這本書;康德好像并不知道《人性論》。